《遗忘的新星》简介:人类是主动进化的强者;还是被动退化的弱者。是善良的原住民;还是凶残的侵略者。亦正亦邪。科技是文明之翼,还是野蛮之鞭。是思维的边界,还是能力的核心亦真亦幻生死是意识的转移,还是物质的变化。是种族的存亡,还是文明的轮回。亦急亦缓而一切的界限在哪里?
遗忘的新星相关内容
遗忘的新星 第1章 伯拉亚国战败 试读
A01号要塞
时间:新星纪元30年夏末。
地点:A01号要塞。
这是伯拉亚人来到新星后修建的第一个要塞,也是保护基地城市的最后一道防线。它位于高地之上,能够俯视周边的交通要道,可以快速打击来犯的敌军。而今日,它只是一个被围攻的目标。
要塞的维修间里,一位新兵不停地向老兵队长抱怨着。
“这该死的战斗究竟要打到什么时候。我们已经戍守要塞十几天了,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,大家却没见过敌人的样子。我居然不知道该找谁报仇。”
岁月并没有在这个新兵脸上留下太多痕迹,他看上去也就十八岁左右,眼神尚未在战争的磨砺中变得坚毅,有的只是呆滞、狰狞和恐惧。
愤怒的声音仍旧无法掩盖他内心的脆弱,无助的双手不听话的颤抖着,顺着体感操纵手套一直传到战斗机甲的手上。
此时,一位机械师用更大的声音怒斥道。
“战斗机甲手臂修好前,不要随意操作。知道现在维修材料有多稀缺吗?你先执行脱离操作。”
三米高的战斗机甲,蹲下时不到一人高。新兵推开机甲背部的舱门走了出来。老兵队长一边招手,示意他过来,一边点上一支烟开始抽。
机械师从机甲的侧面过来,跨进舱内开始查看。
“驾驶舱稳定器工作正常,战斗系统工作正常,再看看这里,好的,机甲头部的观察系统正常,看来只是机甲肩部关节被打坏了。”
机械师从驾驶舱出来,走到损坏的机甲手臂旁开始修理。
他抱怨着:“我们国家要是富裕,那该多好,这完全可以直接换上新的手臂,然后继续去战斗。可是现在,我估计战斗都打完了,它也很难修好。”
队长往前几步,把胳膊勾在新兵的肩上。
“你只知道我们的祖辈在这里战斗过,可国家来到这个星球之前,战争就没有停止过,民族一直饱受战争的苦。我们这身血肉活着就是为了战斗,直到别国不再侵略我们。只有这样,下一代才会有尊严地活着,不会再为活着而战斗。”
机械师从机甲后面探出头打趣道:“说得好大卫,我的哲学家队长。”
话音刚落,一发炮弹落在不远处。瞬间腾起的火光和烟尘,埋没了三个人和他们的谈话。
“今天还他妈有完没完。”大卫匍匐着抹了抹脸上的灰,也耐不住性子的骂道。
新兵这时反而没有再抱怨,趴在地上一动不动。大卫借着火光望去,鲜血在新兵的身边泻了一地。刚才那枚炮弹的碎片,击中了新兵单薄的背。他那不断涌出的鲜血,扩大着血泊,正与缓缓落下的烟尘,不停的搅拌着。
随后,更多的炮弹在他们附近落下。这是敌人新的一轮进攻,也可能是他们最后一次防守。那些炮弹在空中划出的哀鸣,正划破许多战士的胆。
大卫一条腿跪下,一条腿半蹲着,用力地把新兵拉到掩体旁,将他的身体靠在石壁上,进行伤口检查。新兵的脊柱已经完全断裂,颈大动脉也逐渐失去了搏动。
片刻过后,大卫无奈的合上新兵头盔上的目镜,用衣袖轻轻地擦拭着。蜷缩着的新兵,好像一个抱膝蒙脸睡觉的孩子,此时他再也不用为战斗而烦恼了。
大卫看着倾斜的战斗机甲大声喊道:“罗伯特你怎么样,还活着吗?”
罗伯特躺在地上无法移动,一只胳膊被战斗机甲巨大的手臂死死地压着,他用微弱而颤抖的声音回应着。
“看……看来我得给自己安装一个机械手臂了。”
大卫迅速跑过来,用起重机吊起巨大的机甲手臂。
“那你可得先活着,回去再做一个小点的,战斗机甲的手臂太大,不太适合你。”
他转身按下罗伯特的求救按钮,并开始给他止血包扎。
“这是止疼针,马上会舒服些。”
“我早就提议过放弃这一高地。周围的地形无法进行补给。战斗时间一长,阵地战简直就是妄想。没有后援保障,拿拳头和牙齿去厮杀吗?”
罗伯特不断的喘着粗气,用尽全力深吸了一口顶在身体里说道:“这块阵地是那些主战派政治家们最后的遮羞布。为了他们的观点,军队又被送上了赌桌。一群烂赌之人打了一副烂牌。不过有一点我也想知道,对面的敌人到底是谁?”
大卫看着痛苦的罗伯特,差点被他的长篇大论逗的笑出声来。
“多留点体力喘气吧,别发表政治观点了。”
“你来前线时间不长,可我这个老兵都没见过敌人长什么样,也不知道他们是哪个国家的,只知道他们的技术要比我们先进。
无论空中还是地面的战斗装备都是无人驾驶的。更厉害的是这些战斗装备从不依靠卫星操控。我们也使用过通信干扰技术,他们还是可以继续战斗。
真不知道,这些年是哪个国家发展得这么迅速,可以使用如此手段来入侵我国。现在唯有抓住个活的,才能解开疑惑。”
十几分钟后,飞行器穿过夜色,下面挂着那架战斗机甲的残躯,载着大卫和罗伯特向深山的基地飞去。
大卫从飞行器的观察口向下望着,阵地上铺满了死去的士兵和破碎的战斗机甲。他暗自失落地想:“国人要是再这么牺牲下去,守护再多的土地还有什么意义。”
他又转过头安慰担架上的罗伯特,“兄弟,一切都会好起来的。”
罗伯特吃力地伸出唯一的拳头,大卫见状也迅速地伸拳与他对碰。两人异口同声地说:“生者守土,逝者卫天!”
堡垒山基地
堡垒山是由一个小行星撞击而成的。它原本是处在丘陵地带的巨大山峰,被撞击后,形成了平均直径五十公里的深坑,同时冲击出的山壁,环绕在它的四周,高耸的如同堡垒的城墙。人们起初称这里为环形山,而伯拉亚首个基地城市在这建立后,便有了这个结实的名字——堡垒山。
山壁是基地的天然屏障。人们选择在其最薄弱处打开一个缺口做基地的门,方便地面车辆通行。
在深坑外侧的一圈,隐蔽的建设着一个个碉堡。这些碉堡基本上依地势而建,其功能和大小也有不同,有的是交通要道的关卡,有的是负责信息干扰和防空战斗,不过最多的还是无须人工操作的预警战斗碉堡。
堡垒山的防空系统,也称之为防御穹顶,它是由地面的数个电磁波束发射器组成的。那是一层透明的屏障,有时像空气,有时像云朵。
当有飞行器接近时,它会像颠簸气流一样,迫使它调整飞行高度。如果强行闯入,巨大的向心旋转力,会瞬间解体战机。只有那些拥有密钥和豁免权的飞行器,才能从空中驶入。因此所有空袭都是先破坏防御系统,再进行袭击的。
天空中还开启着一层全息幕布,是由透明可发光的纳米颗粒制成,用来干扰光学设备和电子设备的观察。从基地外部看去,这里只是一个布满各种植被的普通山地。它近乎完美的隐藏着这个基地城市。
堡垒山内部较为平坦,这里是伯拉亚人统治的地方。人们在一个个半圆形的建筑内工作和生活。其造型像极了地球时代的蒙古包,只是更标准、更圆滑些。
最小且最多的建筑是民居,它们围绕着深坑中心的建筑群一圈一圈的排列着。标准尺寸的建筑和标准宽度的街道,显得基地内的一切井井有条。只是随着人口的减少,已经空置了一些,每到夜晚来临的时候,这里也显得冷清。
基地内还有一些其他形式的建筑。例如:一个大型半圆连通着若干个中小型半圆的,是政府办公的建筑,它们主要分布在深坑中心;而那些靠近堡垒山大门内侧,一排排整齐分布着的建筑是军用设施。此外还有一些单体占地面积较大的是工业建筑。
其实,这个“堡垒山基地”,也并非是伯拉亚人在新星上的预选之地。他们是在没有卫星全球扫描技术的条件下,由本国星际先遣队人工探测发现的。戏剧性的是,他们一着陆就与敌国军队遭遇。
堡垒山就是在躲避攻击时,无意中被士兵发现的,由于特殊的地形地貌,很快就被政府采纳,成为该国在新星上的第一个星际殖民地。
但奇怪的是,当太空母舰在堡垒山着陆时,这些先遣队员已经全部阵亡,只有定位信号从堡垒山内部给母舰发送着。
民众一直觉得这里是不祥之地。但他们的第一代登陆者却在这里平静地生活着,又在基地以外的地方建立了新的殖民城市。可讽刺的是现在只剩下这么一个基地了,同样是为了躲避进攻。
堡垒山基地的前期建设,主要依赖于他们太空母舰上的基础设施和军用装备。而那些剩余的部件也没有丝毫被浪费。它们被拆解、熔炼、制造成新的装备设施,用于伯拉亚新家园的城市建设。
值得一提的是,这艘太空母舰并不是伯拉亚人所建造的,在地球时代,它是伯拉亚人用地球上的国土资源开采权换来的,并且是别国上一代的淘汰品。
好在伯拉亚人运气不错,在这个“深坑”里,有充沛的雨水,茂盛的植被和肥沃的土地,最重要的是,这里丰富的地下矿产资源,给伯拉亚的对外贸易提供了良好的基础。
休养生息
前线再次失守,伯拉亚最后只剩下堡垒山基地这一个城市。幸存的难民全部涌进这里,国民对政府在战争中的无能表现非常不满,推翻政府的情绪也日益严重。
从新组阁的临时政府匆忙上台,暂时缓解了社会矛盾,然而只能做出休养生息恢复国力的决定。伯拉亚人准备依托堡垒山的庇护,暂时的“消失”在这个新星上。
长年累月的战争,使得国家人口数量骤减,结构严重老龄化。年轻人的死亡,让这个本来技术落后的国家,出现了科技断代。很多产品都已经无法自己生产出来,只能依赖从外国进口。随着国土面积的缩减,这种情况越发的严重。
战争是需要靠人的,最起码也得有人。
常年处于战乱的民众,渴望和平的到来。临时政府这一决定,使得他们的拥护度比战时提高了许多。这场赌错了的战斗,却在正确的国家战略下,被人们选择性的遗忘了。
伯拉亚国人经历两代的牺牲,终究还是躲回到,这个用“二手”太空母舰装备修建出来的基地中。更没想到的是,拥有这套防御体系的基地,竟然成为国人最后的避难所。
新星纪元30年秋初,国家正式进入休养生息状态,大卫和罗伯特各自有了新的目标。
大卫主动要求到机甲步兵军校任教官,去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士兵。希望在未来的战斗中,能够增强陆军的整体战斗能力,和一线新兵的生存能力。
因为大卫知道:年轻人才是国家的未来,他们不应该成为那些无良政客们的赌博筹码,毫无价值的失去生命。战争不是送命,更不该送国家未来的命。他要尽力改变这一切,哪怕是从小小的教员做起。
相比大卫的主动选择,罗伯特的被动安排充满了纠结。
他被安排无期限的休假。临时政府认为,他是一个连拿枪都费劲的残疾人,如何能在战时上前线,又如何能在平时修理装备。他们更不希望他能够成为教官,毕竟他的残疾会给新兵带来莫名的恐惧。不过在外人眼里,罗伯特用一条胳膊换回一条命,还有带薪的无期限的休假,他既不用面对死亡又有命花钱,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羡慕的吗?
可罗伯特却不这样想,失去一条胳膊的他,生活也变得不完整了。他是一个机械师,从小就与机械为伴,人生刚刚过了二十八年,便无法在自己喜欢的领域达到新的高度。虽然不用工作,可这样反而让他更加空虚,就如同他那空荡的袖管,无论面料多么华丽,可再也没有了实际意义。
为了让自己能够胜任更多的工作,他开始着手为自己设计机械手臂,一个全新概念的义肢。罗伯特每天都会去材料回收厂,传感芯片实验室和装备制造车间。他不停地寻找着设计灵感,痴迷的不只是为自己安装机械手臂,而是如何让人体与机械完美地结合起来,让机械成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。
奔波的生活让他不知不觉地度过了一年,也在悄悄地改变着他的生活方式。
现在的罗伯特,时不时地去中心医院复查伤势,只不过主要目的变成了咨询义肢安装。
原太空母舰内有很多完善的医疗设施,它们现在都被移到中心医院内。其中,医疗扫描仓最为先进,它能够对病人进行快速的全方位检查,并准确的给出医疗方案。
可智能机械臂还没有人设计出来,更别提如何安装了。中心医院虽然有先进的设备,但对未知的医疗方式,也是没有办法给出治疗方案的。而且医院除了大型医疗设施外,药品和医疗器具现在也都依赖进口。这无形中也加大了义肢的安装难度。
对于罗伯特来说,时常来医院复查也有别的好处,就是结识了对他影响最大的女人。她的名字叫作米利安。
米利安的出现完全打破了他机械般的生活。她是中心医院的外科医生,一双手做过很多次重大手术,挽救过很多人的生命,当然其中也包括罗伯特。
医患之间的恋爱并不罕见,但貌美如花的才女配残疾军人的故事很是难得。
米利安喜欢罗伯特的幽默,她认为在战乱的年代中,一个开朗的性格,绝不会住在一副意志涣散的身体里。她也喜欢罗伯特对机械的痴迷,她认为只有专注的人,才能守护好爱情。
米利安总爱开玩笑的对罗伯特说:“现在伯拉亚的男性太少,我再不抓紧你,恐怕缺胳膊的人也没有了。”
懂得维系爱情的她,总会让罗伯特心头暖暖的。有时候罗伯特在爱情的麻痹下,竟然会忘记了自己的残疾,还下意识地用失去的手臂去握爱人的手。每到这个时候,他要去研究智能手臂的信念就更加坚定。
相关推荐: